选择城市
4月14日,岚庭第二期“设计大咖系列讲座”在岚庭集团总部三楼拉开帷幕!在家装行业培训普遍侧重于内部交流与材料推荐的当下,岚庭积极拓展学习新路径,特邀清华美院教授开展此次专项内训,深度赋能设计团队,努力为设计师打造成长进阶的优质阶梯。而我们也将长期与清华美院保持深度合作,每月邀请一位教授开展线下内训,让不断成长、不断学习成为岚庭的常态。
李朝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设计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软装陈设分会学术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师职业技能标准评议专家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设计专业委员会智库专家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专家委员
曾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建筑师"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等多项权威奖项
16年来,岚庭深知设计师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能。为助力设计师给客户带去更具品质、多元创新的设计方案,接触到更加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激发丰富灵感,岚庭不惜投入了大量财力、时间与资源,让设计师们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我,以更深厚的“设计力”,塑造高品质家装服务,为客户构筑理想家园。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人居环境与生活方式创新设计”。在当今时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实用,更追求艺术、舒适与创新的融合。如何打造出既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美学价值的人居空间,是我们共同探索的方向。
上午9点,全场座无虚席,第一堂课《室内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准时开场。李教授旁征博引,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剖析室内设计如何汲取艺术设计的灵感与养分。李教授指出,艺术多与文化有关,而设计则是人文、科技的综合。理念在设计中至关重要,它是人们从自然、社会事物中归纳出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 。设计是“道”的设计,理念并非僵死,而是处于动态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百年设计中的各种“主义”便是不同理念的体现 。
在室内设计中,“为什么如此设计”属于理念问题,它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内涵;“怎么设计?如何呈现?”是方法问题,关乎具体的设计手段与表现形式;“室内空间的品质如何?”则是审美问题,审美作为一种价值判断,若不提升,设计就会跑偏。李教授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讲解,让大家深入理解室内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以及理念、方法和审美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短暂的15分钟课间休息后,《室内设计与居住空间设计的特征和空间处理方法》的课程开启。李教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讲解了居住空间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室内空间设计系统以及风格流派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等内容,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实用的空间设计策略,助力他们打造更合理、舒适的居住环境。
下午的课程主要围绕《材料的应用与审美》和《居住空间设计的美学特点或审美特质》展开。前者,李教授带来大量中外不同的实景图片,公装类、建筑类、室内设计类,以美学与实用并重的视角,带设计师们领略不同材料在不同空间中的运用,通过“愉悦与平庸”“优雅与造作”“诗意与媚俗”“神圣与恶俗”等审美层次对比,剖析传统审美价值观在材料设计中的体现。李教授指出,室内空间设计不再只满足于视觉层面的“好看”,材料设计也不仅仅停留在组合上的“变异”。若以传统的审美价值评判室内设计审美,存在审美品格上的“三六九等”。后者,李教授带领设计师们进一步探索居住空间的美学内核。依照设计的逻辑关系,梳理出室内设计的创新思维主线,即先明确限定,知晓空间的条件与限制;再构建理念,确定设计的核心思想;接着准确定位,明晰设计的方向与受众;而后寻找突破口,从形、色、材、光等方面抓住创新点,让居住空间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提升审美层次,避免落入传统审美中的低品质范畴,实现美学与实用的完美融合。
在理论课程全部结束后,备受期待的《现场答疑环节》如同一场及时雨,设计师们纷纷抛出在实际工作与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李教授耐心解答,精准点拨,为大家进一步理清设计新思路。
岚庭第二期“设计大咖系列讲座”,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碰撞,是知识的汇聚,是思维的激荡,更是岚庭对提升设计品质、用心服务客户的坚守。未来,岚庭将继续领航,在设计人才培养的海洋中破浪前行!